杂食性动物。

© 秘制仓鼠x | Powered by LOFTER

猴儿的自我修养。


当下,孙悟空这个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可与霸道总裁、龙傲天、玛丽苏并称为四大名类。孙悟空的人气之高、名望之广,足以令以贾宝玉为代表的美貌之队、以赵子龙为代表的战将天团、以武松为代表的LS Boys望尘莫及。本人以为,造成这一火热现象的理由有二:一是86版《西游记》使孙悟空给青年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一度平息了全国亿万户家庭中争夺电视遥控器的战争。二是因《西游记》不牵扯版权,又无强势原著粉丝群为其进行辩护(例:如果拍《三体》,影视工作者们肯定不能对原著剧情和人物大改特改)。

如今,孙悟空已有了数不过来的再塑造形象。本篇将通过对《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人物的讨论,试着去还原他最初的个性、形象、喻象。

注:本篇不讨论《西游记》这部作品的暗讽对象;本人无资格对动辄上亿投资的西游题材影视作品进行声讨、谴责,而且多半都没看!如以下内容引起了诸位明星粉丝的反感,本人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本篇内容目录:

1,孙悟空是什么。

2,“美猴王”的来历。

3,孙悟空的出处。

4,如何理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5,西游记原著中对佛教的呈现。

6,孙悟空的善与恶。


1,孙悟空是什么。


各类西游题材的影视作品及网络小说,皆赋予了孙悟空较强的人性,以及与人(特别是男性)几乎完全相同的伦理道德观。即要求他的行为动机与人类达到统一,须站在“人”的视角上去看待、甚至是评判道教、佛教、妖魔(三界五行),再赋予他完整的人类情感(七情六欲),使之可以被观众无死角共情。这样做确实能打动一些观众(也包括一些不曾对《西游记》有任何了解的年轻观众),而这些孙悟空都与原著中的孙悟空有较大的形象差距,一些被再行塑造出来的个性特点有悖于原著中的人物形象,甚至与原著完全脱离。那么,孙悟空到底是什么呢?

要解释一个人物的内在个性及其行为理由,就必须要先阐述一下他的来历、出身。《西游记》原著对孙悟空的来历描述如下: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

——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从这两段中摘几个重点句,一是“(石)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二是“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三是“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此三句话说明了孙悟空并非“胎生”。要解释清楚常人和孙悟空的不同之处,要从“胎生”在佛教中的意向说起。

在科学上讲,孕育于子宫之中的生命被称作“胎生”,胎生也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在宗教领域中讲,生有四类,分别是:胎生(胞胎出生者,人畜龙仙之类),卵生(从壳出生者,鱼鸟龟蛇之类),湿生(湿处受生者,含蠢蠕动之虫类),化生(“无而忽有”,夜叉罗刹恶鬼)。《无量寿经》说极乐世界中亦有胎生,胎生有疑心和惑心,却也在修行。原句是“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而“胎生”的意义又包括:生命在子宫中孕育出腑脏和五官,从而走进生命的轮回,而轮回所仰仗的因缘和业力为十二因缘(从生到死的链条):无明(无知导致作恶)、行(业)、识(造业和轮回的主体)、名色(精神感受)、六识(五官与身体,对于无色界来说是没有这些的)、触(身体感受)、受(苦乐)、爱(贪爱,喜乐避苦)、取(追求;固执)、有(已成业)、生(投生)、老死(终结)。十二因缘是胎生人的最主要特征,而非胎生者则不完全或超脱。例如虫(湿生)和修罗(化生)。


六道轮回图中,从里往外数第二环的黑色条条里,描绘了胎生:三个图形代表了将投入畜牲、饿鬼及地狱道的阴身,开示说众生因贪、瞋、痴三种烦恼生出恶业,会在死后转生。也可以认为,胎生者的投胎是必须,而石猴一定不是谁投胎来的。

观上,可以说只有人在精神严重受制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一种状况:自我反复申诉。而这也是西游题材作品中的孙悟空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原著中,孙悟空虽然有许多与人相同的特点:贪、执、苦乐,但它的确未曾有过“反复挣扎”的人格特点。对永生的追求不仅是胎生人才有,这源自于一切生命的惧死本能,把《西游记》初期阶段中所描述的孙悟空的行为,例如撕生死簿、大闹天宫等,简单地理解为“与命运进行抗争”,是不全面的。这些行径的主导力量是“贪婪”“厌死”以及对极乐的追求。论据如下:

在西游记的第一章中,对水帘洞的描述是“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因为是孙悟空找到了这个洞,要求众猴拜己为王“(众猴)即拱伏无违,序齿排班,朝上礼拜,称千岁大王。”在水帘洞中安居并且称王后,孙悟空见一老猴衰死,遂下山求长生之法。“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孙悟空学艺归来,干的第一件事是“剿了(霸占洞穴的)混世魔王,夺了一口大刀,逐日操演武艺,教小猴砍竹为标”因担心“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惊动人王,或有禽王、兽王认此犯头,说我们操兵造反,兴师来相杀,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对敌?须得锋利剑戟方可。”于是去东海抢了定海神针。

与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结拜。“日逐讲文论武,走摐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把那万里之遥,只当庭闱之路,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余程。”

因遭地差勾魂,撕了生死簿,而且是“九幽十类尽除名”。在这里他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暂且不论,一会儿再议。

孙悟空受“诏安”去做了弼马温后,一开始很是开心,在天堂中把马驹儿们养得肉肥膘满,后来是因为这样一个事件,才导致他与天庭决裂“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孙悟空受鬼王唆使立下“齐天大圣”的旗帜,惹来了许多天兵天将,而后引发了大闹天宫事件。在原著中,孙悟空在被压入五行山下之前,并没有出现过——与人类受挫后的悲愤之情近似的情绪。他确实很猛、很狂、很嚣张,但因为“蟠桃会没请我”就上天偷吃的行为,其心理动机并非不屈。“遇神斗神、遇佛斗佛”也并非是在经过了思考以后才做出来的事情,而是在“不知何为神佛”的情况下出现的鲁莽之举(否则他后来就不会保护师父西天取经了)。确切且客观地讲,最初的他就只是狂、猛、嚣张,而这三个词似乎很容易被改造成:不屈、不折、勇气。

在被压入五行山下之前,孙悟空是一个贪得快乐、厌恶生苦、狂且猛且嚣张且无法无天谁也治不住的角色。86版西游记对这一段的处理极其生动,使观众在孙悟空身上看到了“不败”“可爱”这两个特征。但究其根源,是他有足够坚强的心魄和超人的能力,用以支持贪婪和野心。他是过人的,不能完全算是悲情英雄,也不是美国超级战士,他的先天质更似于印度教古神“修罗”(非天,似天而非天之义。在佛教中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阿修罗易怒好斗,骁勇善战,曾多次与提婆神恶战,但阿修罗也奉佛法,是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修罗王有神的力量、人的贪欲。不过修罗被归入化生类。

对于天庭来说,孙悟空肯定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侵略者。在原著的描述上作分析,孙悟空既不与受压迫的劳苦之众有任何相似之处,也不能用来象征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这种不屈不挠显然与《饥饿》《为奴十二年》中表达的人之不屈完全不同。

顺说,他的“识”的能力比人类强大,原著中曾有这样的描述: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所表现出来的一部分善恶观,和他的部分个性,确实符合人之逻辑的善恶和人的特征。但他明显与坐在电脑前工作学习的我们不是同类。就算不分析他的生命经历对心理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原著中直白的描写得到一个结论:他的心智和体力远远远远地超过了人类。本人推测孙悟空可以留给人的印象,本应该和佛像、修罗神像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有相似之处:恐怖、陌生、高深。

孙悟空与人的诸种不同之处,我也将通过下面的文字对其进行描述。


2,“美猴王”这个名字的来历。


——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孙悟空的外貌是: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从这一段我们能看出他极其爱美(虚荣!)

——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原著描写孙悟空是雷公嘴、四尺多高(我忘了哪一章写的),就凭这两样,也可以判断他绝不好看。


3,孙悟空的出处。

有揭秘称孙悟空的原型是印度神哈奴曼(这已经不是秘密了哈)。

以下是360百科的内容: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神猴,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之妻悉多,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哈奴曼帮助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从魔王罗波那(Ravana)手中放出解救王妃悉多(Sita),烧毁魔王的楞伽城,飞到喜马拉雅山取回药草,救治罗摩的伤兵。罗摩为报答他竭力相助赐他长生不老。

胡适认为《西游记》的美猴王孙悟空原型即取自哈奴曼,随着佛教的东传中国,《罗摩衍那》记载的“楞伽城大战”中大闹无忧园的情节,被编成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陈寅恪与季羡林皆同意此说。

哈奴曼具有无边的法力和变幻莫测的本领。他一手能擎山。一步能跨海,还能把太阳神挟在腋下,他几次救罗摩兄弟生命和拔山倒河的故事令人感叹不已,他善恶分明,扶正祛邪,除妖灭怪。

↑这种超能力又与法华经序品列里记载的,力大无比的阿修罗王佉罗骞驮,和能够一手障月的罗侯阿修罗王极其相似。

好斗,是孙悟空一切属性的根基,因他而起的每一场战斗都不是后天命数。而这种好斗的个性,依旧源出于他坚强得无以伦比的心性和超人的能力。

我个人以为,孙悟空作为一个神话中的英雄角色,其“非人”的属性是不可磨灭的,如果某一影视作品只是刻画他的力量,而对他的内在精神毫无表述,或者强行将他完全按进“中二之神”的人设中,就是对原著的一种谬解(当然,总也不是完全说不通的,毕竟影视作品的剧情也与原著不同,然鹅为什么就不能不用孙悟空这个名字呢……)

行者是一个多意词,一是行走者(头陀僧人),二是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泛指修行佛道之人(《观无量寿经》: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三是修波罗蜜的人。(波罗蜜:印度语意思是度到彼岸,佛陀用此词讲说修行者断除烦恼,离开生死轮回,到达没有生死的彼岸。六波罗蜜是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智。)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孙悟空的“基因”与“心态”皆非人。那么观众又是如何对他进行共情的呢?原著中的孙悟空呈现出一种完美的状态:他必不可以被完全共情,因为他的乐观与狂妄远超于人;他必会被读者深度共情——通过他与唐僧的互动,以及他在生命前期阶段对教化的拒绝。他还有一种近乎于神的、完美的善恶观(详情见6)。


4,“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美猴王顿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阎王所居,何为到此?”那两人道:“你今阳寿该终,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猴王听说,道:“我老孙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

先有板有眼地解释一下:

佛教认为“界”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宇宙中存在两种世界,凡和圣。圣是指罗汉、佛陀等世界,是超生(无生无死)界,而凡界就是我们的世界。有一些人也认为第一个是化生界,同时是“无”之境界。

二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就是充斥性和贪的众生界;色界是没有上述玩意儿却仍然有身(人还活着)有形有相,有物质的世界;无色界不是虚无世界,是没有欲,没有身,只有精神的世界。

从表面上看,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又是道教哲学的一种逻辑:五行的运动、转化导致阴阳演变,从而生出万物。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孙悟空在整本西游记里说得最狂妄的话,后无来者能与此句之狂气相拼比。他在这个时候说的“三界”和“五行”指:佛的规则、道的规则。他的意思并非是“我不是芸芸众生也不由金木水火土构成”,他是在说:我不受一切控制。(他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也可能与他非胎、卵、湿、化四生之物有关。)


5,《西游记》对佛教的呈现。

不能不先说《西游记》对人的观点。佛在佛教中有着导师的身份,在《西游记》中变成了通达之理的驾驭者。取经的目的是普度众生。《西游记》认为人需要佛理,且并不认为佛陀阻碍了诸人去追逐自我和自由。

以下是《西游记》对人的描述: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一些地方有很多关于西游的网络歌曲,其歌词之荒谬,令人欲哭无泪、尴尬欲死。一些人在看了影视作品(不排除拍得很好的)之后,可能是因为深度同情并且不自觉地夸大了孙悟空受压五行山下时所受的苦难,所以他们也深度厌恶“佛”。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人说的“佛”不是佛教,但请注意,“佛”这个词≠神,当我们提起佛时,它的代表物即为佛陀、诸佛、佛教。佛不是宗教通用词汇,不代表玉皇大帝一般的权力身份,佛是“浮屠”一词的简称,而浮屠的意思是(遇)不正而使其正义。“佛”本身是一个行为词,而非身份词,梵语佛陀(佛教的创始人)是借用了这一词语的含义。

下面,本人将澄清一下佛教的意义,阐述“佛”为什么是不能指责和谩骂的(我竟然在网上和中国人解释这个……万万没想到啊[大力哥.jpg])。

佛教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其诸神形象来自于印度教婆罗门,例如,释迦牟尼毗湿奴的化身之一,这还是一个自我毁灭的化身。佛教诸神的意义和希腊神话、埃及神话、道教神话中的神皆不相同。佛也并非像上帝那样,因为创造了万物而有着对全世界事物负责的可能性。佛教可以被看做是古老的东方哲学体系,作为一种逻辑用以解释事物的内在规律。但并非是“你不拜我就neng你”这种性质的宗教。佛陀是现象的观者,是真理的悟者,而非众生事物的直接干预者,佛陀指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也叫如来(Tathāgata,音译为多陀阿伽陀),如来一词在百科中的解释之一是:通过介绍真如之道,使众生增长智慧、消除烦恼、获取利益,故名如来,也就是应身如来。释迦牟尼一生有八个阶段,《妙法莲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释迦牟尼在“过去”已经成佛,现世成佛是为了传达真理。

观上段可以得出结论:佛教并非原始宗教,其本质与原始宗教几乎没有相近之处。信佛者与“祈福者”不是同一类人,佛只是全知,并不全能。在没有哲学的年代,许多人是被佛理打动才信佛教的,不是为了生儿子才拜佛的。佛教曾经多次被统 治 阶 级利用,朝官们编篡出了很多在逻辑上与佛教经文相违背的理论,用来说服百姓接受苦难的生活,佛教受其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曾给人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佛教都被人们认作一套理论体系(有些像哲学),佛不是用来乞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所以,一些看过西游记改编影视作品的人在同情了孙悟空后,可以说“我认为这本书里的佛教有问题”“我不信佛”,什么都没看过的人也可以去驳斥佛教理论,但指名道姓地谩骂佛,这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就好像,一个人可以说爱因斯坦的理论不对,但此人并不能指责他左右了行星的运转规律。

其次,《西游记》中的佛更像是“施与者”“果报者”与“终极道理的知晓者”。依照《西游记》作者的口吻来看,他并没有要把如来写成boss的意图,否则剧情就没必要是历尽磨难取西经了。

在西游记的最后一章节中,出现了一大串的佛名,《西游记》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尽报此一身。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划下重点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再划下重点字“报、济、菩提心”。

《西游记》中的佛教神(如来、观音等)虽直接干预了这个奇幻世界,却不能被看做是一个凶猛的操控者。《西游记》对孙悟空受压五指山之前的经历的描述大致如下:孙悟空耀武扬威并且即兴作诗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佛祖骂他是猴子成精,说“(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并且让孙悟空皈依,但孙悟空果拒并表示他要做玉皇大帝,佛祖说你能逃得出我的手掌心,就叫他搬家去西方把天庭让给你。然后就爆发了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下的惨剧。

作为一部神话作品,我认为《西游记》的这段描写生动有趣,不过参考“八十一难求得真经”来看,此处的佛祖比后面的要“轻”一点儿。但是,这不影响全文的合理性。在《西游记》的设定中:唐僧是金蝉子受贬投胎,孙悟空是不知真理的灵猴,世界需要拯救,妖魔须要收服或者除掉。佛祖作为参破了世界终极道理的角色,赋予他们每一方命运,使全书达到报和济的平衡,并且为书中的众生提供了获知菩提心的办法(是观音让唐僧去取经的)。《西游记》对佛教的理解够不够正确暂且不论,但它的宗旨是向佛,而不是反佛。所以站在同情孙悟空的角度上去挖苦和辱骂佛,这非但是不合理的,也是恶趣味的。


6,孙悟空的善恶。


他当具有一些金刚手菩萨的属性。人的善多是对受苦者的同情,或是一种道德思维。善在人身上长久地被动。而神性的善是主动的、先验的,可以打破现有规则,是无限制的善,也是一种终极追求。佛教神以慈悲为最高目标。慈是把幸福赐予他人;悲是消除他人心中的悲伤(除一切苦)。慈悲建立在生之八苦的基础上,不等于人的同情心。金刚手菩萨代表的精神之一是伏恶,象征坚固不坏的力量,也与另两位菩萨一样是诸佛之悲心的化相。其可被认为是坚强意志的代表,因宗教认为“魔”在人的心中。“伏恶”这个属性在孙悟空身上极其明显,“斗战胜”三个字说明了他的力量。如果孙悟空是有使命的,这使命肯定不是大闹天宫、偷蟠桃儿、被压五行山下,而是降妖除魔。

孙悟空火眼金睛、战无不胜、正义感极强。但是要注意,比起人,他那种惩奸除恶的行举更像是神的作为。孙悟空同情弱者、不惧强敌,但是他在进行这些善举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残暴是有异于人的。明察一切、无所不能、善恶分明——这不是人的属性。

在孙悟空的身上,贪欲、权利欲都非常明显,他对唐僧十分忠诚,这些个性源自于人性,但是他的操控欲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是源自于神性(或者近似于尼采的“超人”)。而他的动物欲主要体现在贪图饮食享受上,他是一个不需要性生活和休息的个体,光凭借这一点也可以断定:他非人。他体会不到人在生理方面所受的折磨。因为没有老、病、死苦,他就不需要变得沧桑或是饕餮。他对真理和人性有着绝对的领悟优势。解释一下:感性是维持生命存在的必要属性,而理性才能提升灵魂的层次。孙悟空是一个,感性的同时又不需要被感性左右的角色。

因为孙悟空缺乏了人的恐惧,也就丧失了成为大恶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他没有感染“人性嫁接恶习”的可能。打个比方:人因为弱小,而必须要对未发生的危险状况进行防备,在恐惧的驱使下,这种防备有可能衍化成主动的攻击、挑衅行为,此乃是人之恶习。在《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几乎从不有意识地作(大)恶,从不凭空发怨,亦没有用“人格之尺”去现行衡量自己刚刚遇到的人。超能力限制住了他的恶,也使他的贪欲、野心呈现出一种神的风度——这是角色魅力。当他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人的时候,这种魅力荡然无存。而他的贪欲和野心,也同样属于原始宗教的诸神。因为没有“生苦”的影响,他的善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从而又使他呈现出一种极端状态。“非胎生”的他不仅优于芸芸众生,也比超级英雄要完美得多。以私己之心度半神之量必会鞭不及腹,我们不能完全以孙悟空与“我”的相似之处来定义他。


最后再说一下爱情(突然尴尬.jpg)。

《西游记》中,漂亮的女性角色多是妖精。这其实是对“欲”的比拟,漂亮的妖精就如同魅惑人心的性欲一样。把一个西游记中出现过的女妖设定为师徒四人的恋爱对象,在人设和书之要旨两方面看来都是不合理的。想要达到基本合理的程度,这场再塑造工程之庞大也怕是穷尽120分钟仍不可及。

如果某一作品描述了孙悟空爱情,也就是在赋予他性。从逻辑上讲,性是爱情的原始动机。如果人没有性动机,也就不会有男女之爱。原著中没有对孙悟空进行这方面的刻画,可以很确定地说,如果“孙悟空”还是原著中的一只神猴儿,他就永远也不可能恋爱,性并不作为他的基本需求存在。这也使他看起来比诸位修罗王更加威武雄壮。恋爱行为必然会将他从神坛上拉下一个台阶,而对恋爱目标的选择,又将从侧面标记出他的精神层次。

开一个序列表(只是我个人的总结,极可能是一派胡言)。

最高层次的神是博爱的,或者是无爱的。

生殖、战斗是第二层次的神的主要活动,如原始宗教诸神。不过他们是不会把原本的性动机转化为对某一目标的忠贞之爱的,例如希腊诸神与埃及诸神。

精神恋爱曾经出现在佛教中(迦叶和妙贤),但经过释迦揭秘后,事情变得极其……yin乱?柏拉图式的恋爱多出现在精神层次较高的人之间。

也只有文明时代的人,才必须经历恋爱懵懂期。在此期间,因受道德教育而形成的羞耻心潜伏于意识中,影响或阻碍了性欲的表达,所以青少年在恋爱时多会出现“十分害羞”“不知如何是好”的表现。

我不确定孙悟空应该处于哪个层次,他的恋爱方式又将是哪一种。但我希望不是后两种。我之所以拉这个序列,纯粹是因为我不想看见孙猴儿在电视屏幕上扭扭捏捏地和某个高中女生谈恋爱。哪怕他像阿修罗王那样好色,把西游记里所有的女妖都sui一个遍(肯定有很多姿势不能尝试,因为他只有四尺多高),作为观众的我都不是不能接受。但希望创作者们不要再赋予他“拉拉小手看看星星”这种恋爱形式,即便是当成同人来看,这种水准的恋爱也是过于尴尬了。


最后再重申一遍:本篇不针对任何一部西游题材的影视作品进行声讨。这只是一个看过《西游记》的人在B站浏览了许多视频后的碎碎念。如以上文字令人产生了不愉悦的情绪,请接受我诚挚的磕头道歉。


 
评论(8)
热度(219)
  1.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回到顶部